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近日消息,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宣称,上任后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一表态使得在其明年1月就职之前,已经有诸多相关事件开始发酵。在此期间,中方有关企业上周采购了约75万吨美国大豆,本周又采购了约50万吨。
路透社近期援引两名了解情况的贸易商消息进行报道,称中方的相关企业在本周购买了50万吨美国大豆,这批大豆将会在明年3月和4月进行交付。另外,中方于上周订购了75万吨美国大豆,预计在明年1月至3月间交付。
报道显示,中国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对于美国和巴西而言,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在2023年,中国进口的大豆中,来自美国和巴西的大豆供应量加起来所占的比例超过了九成。
在特朗普存在潜在“关税威胁”的情况下,中国没有消极应对。有数据表明,近期中国企业大量采购美国大豆,数量多达125万吨。这一规模宏大的采购行动,显然是中国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所采取的战略应对之举。
从一个方面来看,这一举措彰显了中国维护全球贸易稳定以及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从另一个方面而言,这也许是中国向特朗普传达的一个信号:中国并不惧怕所谓的“关税大棒”,不过中国更倾向于通过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来处理贸易争端。这种“以柔克刚”的策略是很值得深入思考的。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着实令人心惊。近期报告表明,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虽然处于增长态势,但其涨幅却在不断缩小。更为重要的是,据预测,在2024/25年度,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与上个月的预测相同,并且同比下降了2.7%。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商家们正在为或许即将到来的“贸易竞争”积极筹备。据《华尔街日报》消息,众多美国进口商正加快节奏,尽量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大量进口商品,目的是规避未来可能产生的价格上涨风险。其实,这种情况并非头一回出现。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美国开始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时,类似的情况就已经有过了。那时,很多企业为了削减成本,都赶在关税生效之前大量采购货物,最终致使那一年美国对华贸易赤字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中美之间的矛盾在结构上有所体现。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其向全球输出的工业产品具有价格优势。而美国本土面临着严重的产业空心化问题,这使其在与中国商品竞争时处于劣势,两国贸易逆差因此不断扩大。基于这种情况,特朗普发起了贸易竞争。之前被西方国家大肆炒作的“中国产能过剩论”,其根源也在于此。
通俗来讲,双方都有“囤货”之举。中国是重要的大豆进口国,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极为庞大,这种庞大的市场需求意味着丰厚的利润。美国和巴西的大豆严重依赖中国市场,以去年的数据为例,中国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大豆比例超过了九成。同时,对于美国商家而言,中国是其最大的出口国,中国产品实惠且质量高,这使得美国对中国产品存在依赖关系。在此种背景下,中美有较大可能进入一段短暂的蜜月期。
中国的对美政策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这彰显出大国的战略定力与宽广胸怀。中国希望与美国维持对话,对分歧加以管控,增强信任、消除疑虑,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探索两个大国在全球的正确相处模式,从而造福中美两国,并且惠及全世界。
我们愿意就购买美国农产品进行商谈,并且已经将这一意愿告知特朗普。如果美国方面依旧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的话,这种行径将会被全世界看在眼里。到那个时候,一旦我们采取反制措施,全世界都会产生共鸣、同仇敌忾,甚至可能纷纷效仿我们的做法。特朗普要是胆敢对众多国家加征关税,必然会遭到众多国家的集体抵制。所以啊,大国之间的博弈与智慧是非常复杂的。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再过几个月我们就会知晓,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