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问非银同业存款新规:未来如何定价?执行力度怎么考核?会导致银行缺负债吗?

九问非银同业存款新规:未来如何定价?执行力度怎么考核?会导致银行缺负债吗?

蓬莱山绮云 2024-12-04 科技时尚 23 次浏览 0个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近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公众号发布了《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下称《倡议》),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规范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定价行为。

  《倡议》落地后会产生哪些影响?对此,华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倡议实施后,同业活期存款利率料全面降至1.5%及以下,且未来将跟随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变动。据估算,本次规范将减少银行利息支出每年500亿元以上,预计将降低商业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2BP左右。

  根据《倡议》,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的同业活期存款主要体现支付结算属性,应参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除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外的其他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应参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充分体现政策利率传导。目前,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1.5%,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35%。

  《倡议》还称,若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含非法人产品)约定同业定期存款可提前支取,提前支取利率原则上不应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银行根据倡议精神,做好客户沟通、合同修订、系统改造等工作。

  《倡议》于2024年12月1日生效。市场的几大关注点在于,未来非银同业存款将如何定价?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行为又将如何考核?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究竟能降低多少?针对上述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连线了廖志明。 

  Q:未来非银同业存款将如何定价?

  A: 预计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上限为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原因在于非银同业活期存款期限仅一天,利率高于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是不合理的。自律机制要求非银同业存款定价参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而存款自律管理为利率上限管理,考虑到活期存款的期限明显短于7天,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大概率为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的上限。这将大幅压缩一般性存款与非银同业存款的套利空间,有助于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回归支付结算属性。 

  同业约期存款或将消失。同业约期存款是银行根据与同业客户的约定,对客户在该行开立的同业结算性存款账户中的活期存款,按照约定的期限、利率和其他规则等计付存款利息的定制化金融产品。同业约期存款为商业银行同业活期存款的伪创新,类似此前被央行整治的智能存款,抬升了银行负债成本。在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上限被限定在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之后,同业约期存款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被规范。此前实际业务中,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往往按原利率付息,而个人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则按活期付息,同业定期存款无条件提前支取使得同业定期存在套利空间。要求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利率不得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当前为0.35%)可以堵上套利漏洞,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未来,非银同业定期存款依然遵循市场化定价,利率预计与同期限同业存单利率接近。

  Q :非银同业存款包括哪些,规模多大?

  A:非银同业存款存量规模较大。截至2024年10月末,金融机构非银同业存款余额达31.2万亿元,其中,非银同业活期规模或达15万亿元。其中,四大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5.4万亿元,中小型银行则达14.8万亿元。非银同业存款主要涉及公募基金(货币基金是大头)、银行理财、券商资管计划、信托计划、保险资管计划等资管产品、证券及期货保证金存款、券商等非银机构自有资金以及金融基础设施机构沉淀资金等。

  金融基础设施沉淀的结算性资金均为非银同业活期存款,或接近万亿水平,由于资金量大,此前利率偏高,在1.6%左右,本次规范将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大幅降至0.35%左右,回归支付结算本源,将大幅减少商业银行利息支出。 

  证券及期货保证金存款均为同业活期存款,虽然具有支付结算属性,但由于规模大议价能力强,证券公司及期货公司从银行获取了较高的利率,一定程度上抬升了银行负债成本。截至2024年9月末,A股上市券商证券保证金规模2.64万亿元,总保证金规模或达3万亿元。当前,不少券商对证券保证金给客户支付的利率仅0.1%,获得了较大的差价。此外,2023年期货保证金存款平均规模约1.5万亿元。另外,考虑到2024年四季度股市活跃度上升,股票交易保证金规模或有所扩大,预计当前股票及期货保证金存款规模在5万亿元左右。

  理财持有的存款规模较大。据梳理及测算,2024年9月末银行理财投资资产中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达26.1%,持有的银行存款规模或达8.2万亿元。2021年以来,银行理财投资于存款的比例大幅上升,理财一定程度上沦为了“高息存款通道”,抬升了银行负债成本,且脱离了资产管理本质,需要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

  公募基金中的货币基金持有非银同业存款规模较大。截至2024年9月末,全市场公募基金持仓银行存款合计7.31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持仓银行存款规模6.64万亿元。而在2024年3月末,全市场公募基金持仓活期存款余额1.98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持仓活期存款达1.48万亿元。由此可见,公募基金持有存款的主要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及股票基金有一定的资金沉淀体现为非银同业活期存款,但占比较低。截至2024年3月末,不含货币基金的公募基金规模17.9万亿元,持有活期存款0.5万亿元,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占比2.8%,处于正常水平。

  Q:哪些银行同业存款占比高,增长快?

  A:2024年以来,四大行同业存款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四大行同业存款增量达5.28万亿元,大幅超过之前三年同期的水平。四大行同业存款大幅增长与规范手工补息有关,该举措使得此前理财通过保险资管计划做的存款回归同业存款,一般存款数据去水分。截至三季度末,四大行同业负债及应付债券合计29.2万亿元,占总负债的比例19.0%,合计占比较年初大幅上升。 

  二季度规范手工补息使得对公存款数据去水分,也促使了一般存款向非银同业存款转化。2024年4月,自律机制发布了《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使得此前两年大行大量吸收的理财通过保险资管计划做的协定及通知存款批量提前结束,一般性存款数据去水分。2024年4至8月,四大行对公存款下降了3.6万亿元,同期非银同业存款增加了2.5万亿元,而中小型银行对公存款余额相对平稳。此外,规范手工补息降低了存款吸引力,可能使得企业还贷动力上升,也提升了企业购买理财的动力,促使对公存款向非银同业存款转化。 

  Q: 对货币基金及现金管理类理财的影响多大?

  A: 现金管理类理财及货币基金监管规定基本一致,即投资流动性受限资产不能超过产品资产净值的10%。定价规范落地后,非银同业定期存款皆为流动性受限资产,现金类产品投资比例不能超10%,且利率将全面下降至1.5%及以下,带动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显著下行。货币基金费前收益率降幅或达30BP,当前货币基金规模加权平均综合费率达48.5BP,降费压力将明显上升,特别是销售服务费率需要大幅下调。现金类产品收益率大降将缓解银行个人活期存款的流失压力,现金类产品规模增长将明显放缓。 

  Q: 同业存款的成本有多高?

  A:同业存款利率偏高。2024年11月初,部分大行给非银同业活期存款的利率高达1.8%,大幅超过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期货保证金存款(为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高达1.9%。而一年期的同业存款利率则可能超过2%。此外,上市银行同业存款付息率显著偏高。数据显示,A股主要上市银行同业存款(含拆入)平均付息率从2021年的2.15%上升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2.42%,而同时期的政策利率是大幅下降的。

  可以看出,同业存款过高的定价显著抬升了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依据监管规则,同业存款期限最长一年,一般性存款期限最长五年,而同业存款平均付息率显著高于A股上市银行2024年一季度末整体一般性存款1.96%的平均付息率,说明同业存款定价不合理。

  Q: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行为可能如何考核?

  A:定价行为是央行MPA考核七大类中的一大类,该项目为对MPA考核结果一票否决。此外,定价行为也是自律机制的合格审慎评估的核心内容,该考核不合格将影响银行的同业存单及大额存单发行。而MPA考核结果影响金融债发行,会影响银行法定准备金存款的适用利率。

  自律机制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规范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定价。MPA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预计自2025年一季度开始,非银同业存款的定价情况将是定价行为考核的重心,以确保商业银行严格执行非银同业活期存款上限及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定价规范。

  Q: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范的影响有多大?

  A: 该倡议实施后,同业活期存款利率料全面降至1.5%及以下,且未来将跟随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变动。据估算,本次规范将减少银行利息支出每年500亿元以上,预计将降低商业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2BP左右。

  当前,央行以7天逆回购利率为政策利率,通过政策利率的调整来影响DR、国债收益率、LPR,进而传导到存贷利率、债券利率及资金利率。此前,由于大行非银同业活期利率过高,使得资金利率居高不下,影响了政策利率调整的传导。倡议实施将有助于畅通货币政策的传导,使得1年以内的资金利率曲线陡峭化。 

  Q:非银同业存款对资金利率有何影响?

  A: 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定价规范对资金利率影响较大。过去一段时间,大行非银同业活期利率过高,货币基金甚至会借钱趴账,使得回购利率及短期限同业存单利率下行受阻。本次定价规范后,资金利率曲线预计将陡峭化,资金利率也将更加紧密地跟随央行政策利率变动。 

  此外,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定价行为规范将阶段性促使货币基金提升同业存单及短债的投资比例,可能阶段性使得同业存单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同业定期存款利率。未来一个季度,7天回购利率大概率将降至1.5%左右,1M国股同业存单利率1.5%出头,3M降至1.6%左右,6M的1.7%左右,1Y的1.8%左右,资金利率曲线预计将陡峭化。且在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范落地的短期内,现金类产品预计大幅增配同业存单,可能大幅压低同业存单利率,使得1Y同业存单利率阶段性地显著低于合理水平。 

  Q: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范是否会导致银行缺负债?

  A: 部分投资者认为,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范会导致银行存款流失,会缺负债。实际上,资金最终都落地在银行体系。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范非但不会导致银行缺存款,反而会缓解银行一般性存款压力,减缓一般性存款向非银同业存款的转化,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原因在于,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机制之下,银行体系的负债由银行体系的资产投放派生,是银行体系的资产投放创造货币,带来银行的负债,而不是负债创造资产。非银之间的行为不影响银行体系的负债总量,顶多改变负债形式。比如,由于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过高,反而提升了现金类产品的吸引力,加剧了个人活期存款向非银同业存款的转化。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范后,现金类产品收益率预计将显著下降,将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体系活期存款流失压力,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你可能想看:

转载请注明来自重庆初品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九问非银同业存款新规:未来如何定价?执行力度怎么考核?会导致银行缺负债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